股票配资理财澳大利亚政府正在以立法的形式
这绝对是一记重拳,砸向了硅谷,也震动了全球社交媒体行业。
几天前,澳大利亚政府正式宣布,将YouTube列入未成年人社交媒体禁令的范围。这意味着,从今年12月10日起,16岁以下的孩子在澳洲将不得拥有YouTube账户,也不能订阅任何频道。
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,这背后意味着什么。但有三点必须要说清楚。
第一,这是对科技巨头的正面硬刚,目标直指谷歌
曾几何时,YouTube还是“豁免名单”的一员。但风向说变就变。
如今,它被澳大利亚政府强行拉下神坛,与Facebook、Instagram、Snapchat等一众平台同等对待。法律明确规定:不能注册、不能订阅、不能“社交”。
而一旦违反,平台将面临最高4950万澳元的罚款。
谷歌当然不愿就此屈服。
他们紧急致信政府官员,强调自己的“适龄机制”和“教育价值”,并在议会大厦举办YouTube创作者活动,希望以民意和创作者经济为筹码,说服政府“高抬贵手”。
但政府并没有心软。
原因很简单:数据说话。
澳洲网络安全部门的研究表明,YouTube已成为该国青少年最常访问、网络伤害事件最高发的平台之一。对不起,这时候,没有任何平台可以“特殊对待”。
第二,这是一次“孩子优先”的国家意志表达
总理阿尔巴尼斯的表态毫不含糊:
“社交媒体对孩子们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,政府必须采取行动。”
通信部长安妮卡·威尔斯更是直指问题核心:
“不能再容忍对儿童的掠夺性算法。”
这不是说说而已。澳大利亚政府正在以立法的形式,为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设定“防火墙”。而这面墙,不仅挡住了短视频、点赞、关注,还首次挡住了一个全球最大的视频平台。
澳大利亚不再满足于平台“自我管理”,而是用法律“直接干预”。这在全球范围内,都是极具开创性的强监管尝试。
也正因如此,谷歌急了。
他们警告政府:这可能违宪,可能影响“政治表达自由”。甚至暗示不排除发起法律诉讼。
但现实是——在保护孩子这件事上,澳大利亚这次很坚定,连美国也要学一学。
第三,这场“数字监管战”才刚刚开始
从表面看,这是一个国家对一个平台的限制;但本质上,这是国家主权与科技资本之间的一次博弈。
为什么YouTube突然被“翻案”?
一句话:因为数据和现实都告诉我们,算法再先进,也挡不住风险的蔓延。
过去十年,科技平台靠流量赚钱,靠算法运营,但很少有人真正在意——孩子在这些平台上学到了什么、失去了什么?
这一次,澳大利亚选择“站在父母那一边”。
不妨想象一个场景:
一个12岁的孩子,在YouTube上反复刷着带有暴力、性别刻板印象的视频;
一位单亲母亲在Facebook上发现女儿在暗中与陌生人聊天;
一群孩子在Snapchat上互发自拍、开黄腔、玩挑战游戏……
平台算法“推你所好”,但从不问“是否适合”。资本逐利不问后果,孩子却首当其冲。
澳大利亚这次出手,其实是在说:
“你不愿承担责任,那我们来。”
怎么看?
这就是今天的现实:
一边是高速发展的科技平台,一边是逐渐觉醒的监管国家。
第一,这是一场数字主权的较量。
平台以“全球性”为护盾,但国家必须守住“本土责任”。如果科技公司不能保护孩子,国家必须出手干预。这不是“反科技”,而是“为人”。
第二,这是一次教育场景的深度重构。
需要强调的是,YouTube Kids不在禁令范围,学校依然可以用视频进行教学。也就是说,政府不是“一刀切”,而是“精准拆弹”。打击的是社交泛滥、成瘾问题,保留的是教育价值。
第三,这可能引发全球效应。
过去澳大利亚在科技监管上一直走在前列——
最早要求Facebook、谷歌为新闻内容付费;
最早立法打击平台假新闻;
如今,又成为全球第一个立法限制YouTube年龄的国家。
别惊讶,如果禁令效果明显,未来可能有更多国家效仿。
最后:
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互联网管理决策,而是一次国家权力对科技资本的正面挑战。
面对一代又一代在算法中长大的孩子,世界终于意识到:
不是孩子要为平台让步,而是平台必须为孩子让步。
别再指望“市场自律”,该来的强监管,终究还是来了。
卓信宝-配资网站开户-配资优选-炒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在线配资平台网址交易单位为10吨/手
- 下一篇:没有了